孕晚期需要检查胎心监护、超声评估胎儿发育和羊水情况、测量血压和尿蛋白、评估胎位和骨盆条件、监测血糖和体重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胎心监护:孕晚期需定期进行胎心监护,通过监测胎儿心率变化判断是否存在缺氧风险。正常胎心率在110-160次/分钟,若出现变异减速或晚期减速需警惕胎儿窘迫。胎心监护还能观察宫缩强度,评估分娩时机。部分孕妇需增加监护频率,如合并妊娠高血压或糖尿病等情况。
2.超声评估胎儿发育和羊水情况:超声可测量胎儿双顶径、腹围等指标,评估生长是否受限或过大。羊水指数低于5cm提示羊水过少,可能影响胎儿活动或增加脐带受压风险。超声还能观察胎盘成熟度,若胎盘过早钙化需关注胎儿供氧情况。
3.测量血压和尿蛋白:孕晚期血压超过140/90mmHg可能提示妊娠高血压,伴随尿蛋白阳性需警惕子痫前期。定期检测有助于早期干预,避免胎盘早剥等并发症。血压波动较大时需增加监测频率,必要时结合血液检查综合评估。
4.评估胎位和骨盆条件:通过触诊或超声确认胎位,臀位或横位可能需调整分娩方式。骨盆测量可判断头盆是否相称,狭窄骨盆可能增加难产概率。临近预产期需重复评估,动态观察胎头下降程度。
5.监测血糖和体重变化:妊娠糖尿病孕妇需定期检测空腹及餐后血糖,避免胎儿过大或低血糖。孕晚期每周体重增长不宜超过500克,过快可能提示水肿或隐性水肿,需排查其他异常。
孕晚期检查需按医生建议的时间进行,避免遗漏关键项目。出现头痛、视物模糊或胎动异常等情况需立即就医。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或长时间站立。饮食注意营养均衡,控制盐分和糖分摄入。临近分娩时准备好待产物品,熟悉产程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