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流鼻涕时,首先要观察鼻涕性状和伴随症状,初步判断是普通感冒、过敏还是其他原因引起。若仅是清鼻涕且无发热、咳嗽等症状,可先居家护理;若伴随黄绿色脓涕、持续发热或精神萎靡,需及时就医。保持鼻腔通畅、补充水分、调整环境湿度是基础处理原则。
流鼻涕常见于呼吸道感染或过敏反应。对于普通感冒引起的流鼻涕,可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再用吸鼻器轻柔清理。母乳喂养的婴儿可增加喂哺次数,大月龄宝宝适当饮用温水。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使用加湿器时需每日换水清洁。若怀疑过敏,需排查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组胺药物。病毒感染通常无需抗生素,但若鼻涕持续10天以上或颜色异常,可能合并细菌感染需医疗干预。
处理过程中需避免强行擤鼻涕,防止鼻黏膜损伤或引发中耳炎。棉签清理鼻腔时不可过度深入,新生儿禁用成人鼻喷药物。观察是否出现呼吸急促、拒奶、耳部牵拉痛等警示症状,这些情况需立即就诊。哺乳期母亲若自行用药需咨询医生,部分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保持宝宝衣物保暖但避免过度包裹,过热可能加重鼻塞。记录流鼻涕的持续时间、颜色变化及伴随症状,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