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肝吸虫病主要依靠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粪便检查发现肝吸虫卵是确诊依据,免疫学检测可辅助诊断,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评估肝脏损害程度。
粪便检查是诊断肝吸虫病的金标准,通过显微镜观察粪便样本中是否存在肝吸虫卵。由于虫卵排出可能间歇性,需多次采样以提高检出率。免疫学检测如ELISA法可检测血清中肝吸虫特异性抗体或抗原,适用于早期感染或轻度感染者。影像学检查如B超、CT或MRI可观察胆管扩张、肝脏纤维化等病变,辅助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检查时需注意,粪便检查前避免服用驱虫药或抗生素,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免疫学检测可能出现假阳性,需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影像学检查前需空腹,确保图像清晰。若出现黄疸、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预防肝吸虫病的关键是避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虾,注意饮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