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的原因包括气血不足、肝郁气滞、肾虚不固、血热妄行、瘀血内阻。具体分析如下:
1.气血不足:崩漏常见于气血虚弱者,气虚不能摄血,血虚则经血失养,导致经血过多或淋漓不尽。调理需补气养血,选用黄芪、当归等药物,配合饮食调养,避免过度劳累。
2.肝郁气滞: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则血行受阻,可能出现崩漏或经期紊乱。疏肝解郁是关键,可用柴胡、香附等药物,保持情绪稳定,避免长期压抑或愤怒。
3.肾虚不固:肾气亏虚或肾阳不足,冲任失调,无法固摄经血,引发崩漏。温补肾阳或滋补肾阴是重点,选用熟地黄、山茱萸等药物,避免房劳过度或熬夜伤肾。
4.血热妄行:体内热邪过盛,迫血妄行,导致经血非时而下或量多色鲜。清热凉血是主要方向,可用生地、丹皮等药物,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燥热食物。
5.瘀血内阻:经血排出不畅,瘀积胞宫,新血不得归经而引发崩漏。活血化瘀是核心,选用益母草、川芎等药物,适当运动促进气血运行,避免久坐不动。
崩漏的调理需结合具体病因,辨证施治是关键。日常注意饮食起居,避免过度疲劳或情绪波动,必要时寻求专业医师指导,以确保治疗精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