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流产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采集、超声检查、内分泌检查、免疫学检查、解剖学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既往妊娠情况、流产次数、流产孕周及伴随症状,了解有无家族遗传病史或环境暴露因素,初步判断可能的病因方向,为后续检查提供依据。
2.超声检查:通过阴道或腹部超声观察子宫形态、内膜厚度及卵巢结构,排除子宫畸形、宫腔粘连或宫颈机能不全等解剖异常,同时评估胚胎发育情况。
3.内分泌检查:检测黄体功能、甲状腺激素、血糖及泌乳素水平,判断是否存在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异常或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导致流产风险增加。
4.免疫学检查:筛查抗磷脂抗体、抗核抗体及封闭抗体等,明确是否存在自身免疫异常或同种免疫紊乱,这类因素可能引发母体对胚胎的排斥反应。
5.解剖学检查:结合宫腔镜或输卵管造影评估子宫腔结构,识别黏膜下肌瘤、纵隔子宫或宫颈内口松弛等器质性病变,必要时进行手术矫正。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复杂,需结合多项检查综合评估,部分病例可能涉及多因素共同作用,临床诊断应个体化处理,针对高危因素制定干预方案以改善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