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可挂内分泌科、骨科、风湿免疫科、老年病科、康复科。具体分析如下:
1.内分泌科:骨质疏松症与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尤其是绝经后女性或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内分泌科擅长评估钙磷代谢、维生素D水平及激素调节,通过骨密度检测和血液检查明确病因,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如补充钙剂或调节激素药物。
2.骨科:骨骼结构病变或骨折风险较高时需优先就诊骨科。骨科医生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骨密度及骨骼损伤程度,对已发生骨折者进行手术或固定治疗,同时指导日常活动以避免二次损伤。
3.风湿免疫科:若骨质疏松伴随关节疼痛或自身免疫性疾病,需排查风湿因素。风湿免疫科侧重鉴别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对骨骼的影响,通过抗炎治疗或免疫调节改善骨代谢。
4.老年病科: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慢性病,老年病科综合管理骨质疏松及其他基础疾病。医生根据整体健康状况调整用药,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并监测长期治疗的安全性。
5.康复科:康复科侧重于非药物干预,通过物理疗法、运动训练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平衡能力以减少跌倒风险。定制个性化康复计划,帮助恢复骨骼功能并提升生活质量。
骨质疏松症需结合症状选择科室,急性骨折优先骨科,慢性管理可考虑内分泌科或老年病科。避免自行补钙过量,定期复查骨密度,饮食注意高钙低盐,适度运动但防止剧烈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