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肺炎以后应该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按时服药控制感染、适当补充水分和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交叉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保持呼吸道通畅:肺炎会导致痰液增多,需要帮助孩子排痰。可采用拍背法促进痰液松动,每天3-4次,每次5分钟。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干燥空气刺激呼吸道。睡觉时适当垫高头部,减少咳嗽频率。
2.按时服药控制感染:严格按照医生处方使用抗生素或其他药物,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即使症状缓解也应完成整个疗程,避免细菌耐药。服药期间注意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3.适当补充水分和营养:发热和呼吸急促会增加水分消耗,需少量多次补充温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粥、面条、蔬菜泥等,避免油腻辛辣食物。蛋白质摄入可适量增加,如鸡蛋羹、鱼肉等,帮助修复受损组织。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日记录体温、呼吸频率和咳嗽情况。若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超过40次/分钟、嘴唇发绀或精神萎靡,需立即就医。夜间需特别关注,肺炎可能引发缺氧,必要时使用血氧仪监测。
5.避免交叉感染:患儿需单独使用餐具毛巾,房间定时通风但避免直接吹风。家庭成员接触患儿后应洗手,减少探视人数。康复期内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防止再次感染其他病原体。
康复期间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心肺负担。衣物被褥需勤换洗并在阳光下暴晒消毒。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免疫力恢复,可通过讲故事等安静活动分散不适感。定期复查胸片或听诊,确保病灶完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