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可以通过针灸辅助治疗。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能够调节气血、疏通经络,对缓解湿疹症状有一定效果,尤其适用于慢性湿疹或反复发作的情况。临床观察显示,针灸可减轻瘙痒、减少皮损渗出,并调节免疫功能,但需结合个体体质辨证施治。
针灸治疗湿疹主要选取与脾、肺、肝相关的穴位,如足三里、曲池、血海等。脾虚湿盛者配合阴陵泉以健脾化湿,血热风燥者加刺膈俞、三阴交以凉血润燥。部分研究认为,针刺能降低血清IgE水平,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从而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对于急性期渗出明显的湿疹,可配合刺络拔罐;慢性肥厚性皮损则采用围刺或艾灸温通。需注意,针灸起效较慢,通常需连续治疗2-3个疗程10次为1疗程,且需避免在溃烂处直接施针。
针灸治疗湿疹需严格消毒针具,防止感染。孕妇、凝血功能障碍者及极度虚弱人群慎用。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发物,避免过度搔抓或热水烫洗。若出现晕针或局部红肿加重,应立即停止操作。需明确针灸仅为辅助手段,中重度湿疹需联合中药、西药等综合治疗。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方案,不可自行盲目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