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骨碎补入药通常采用煎汤、捣敷或泡酒等方式,以发挥其活血续伤、补肾强骨的功效。作为传统中药材,骨碎补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肾虚腰痛等病症,新鲜品因活性成分保留完整而疗效更佳。使用时需根据具体病症配伍其他药材或采用适当炮制方法。
新鲜骨碎补入药前需洗净泥沙,去除表面绒毛。煎汤内服时,常与自然铜、土鳖虫等配伍增强活血效果,或与杜仲、牛膝同用治疗肾虚证。外敷可捣烂成泥状,直接敷于患处,适用于闭合性骨折或软组织挫伤初期。民间亦有将鲜品切片泡酒的做法,借助酒精萃取有效成分,但需控制饮用量。骨碎补含黄酮类、三萜类化合物,能促进成骨细胞增殖,这一特性在新鲜药材中保留更为完整。
使用新鲜骨碎补需注意采集来源,避免误采有毒蕨类植物。阴虚内热及血虚患者慎用,可能加重口干舌燥等症状。外敷时间不宜超过4小时,防止皮肤过敏。孕妇禁用,因其活血作用可能影响妊娠。鲜品保存需冷藏并尽快使用,久置易霉变。与西药抗凝剂同服可能增加出血风险,需间隔2小时以上。临床用量通常控制在10-15克鲜品,超量可能引起恶心等消化道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