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梗阻引发的肾积水是一种需要重视的疾病,其严重程度取决于梗阻的原因、位置、持续时间以及是否及时干预。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甚至不可逆的损伤。
尿路梗阻引发的肾积水是由于尿液排出受阻,导致肾脏内压力升高,肾盂和肾盏扩张。梗阻可能由结石、肿瘤、先天性狭窄或前列腺增生等因素引起。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腰痛、排尿困难、血尿或反复尿路感染。长期梗阻会压迫肾实质,影响肾脏血流和滤过功能,最终导致肾功能减退。若双侧肾脏同时受累,可能引发急性或慢性肾衰竭,危及生命。
发现肾积水后需尽快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或MRI有助于定位梗阻部位。治疗方式包括解除梗阻如手术、支架置入或药物排石、控制感染及保护肾功能。日常需注意饮水充足,避免憋尿,定期复查肾功能及影像学。若出现发热、剧烈腰痛或尿量骤减,需立即就医,以防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