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风湿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但无法根治疾病。风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范畴,临床表现为关节肿痛、僵硬及活动受限,针灸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和僵硬症状。
针灸治疗风湿主要作用于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通过银针刺激激发体内内啡肽分泌,达到镇痛效果。临床观察显示,持续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晨僵时间缩短。部分研究指出,针灸可调节免疫功能,抑制异常免疫反应,但这一机制仍需更多科学验证。配合艾灸或电针可增强疗效,尤其对寒湿型风湿效果更显著。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在皮肤感染或出血部位施针。凝血功能障碍、严重骨质疏松患者慎用,孕妇需避开合谷、三阴交等特定穴位。治疗期间应忌食生冷,注意关节保暖。若出现晕针或持续不适需立即停止。针灸作为辅助疗法,不能替代抗风湿药物,患者需定期复查相关指标。不同体质对针灸反应差异较大,疗效与病程长短、病情轻重密切相关,建议结合个体情况制定综合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