螨虫叮咬后可用冷敷缓解瘙痒、局部涂抹止痒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减轻过敏反应、避免抓挠防止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减少刺激。具体分析如下:
1.冷敷缓解瘙痒:螨虫叮咬后皮肤可能出现红肿瘙痒,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炎症反应。将干净毛巾浸入冷水后拧干敷于患处,每次10分钟每日2至3次。低温可暂时麻痹神经末梢降低痒感,同时减少组织液渗出缓解肿胀。注意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冷敷后轻轻拍干水分。
2.局部涂抹止痒药膏:含有薄荷脑或樟脑成分的药膏能通过清凉感转移瘙痒感知。炉甘石洗剂可形成保护层隔离外界刺激,每日涂抹3至4次。若出现水疱或渗液,需改用抗生素软膏预防继发感染。涂抹前清洁患处,薄层覆盖避免堵塞毛孔。
3.口服抗组胺药物减轻过敏反应:螨虫分泌物可能引发组胺释放导致剧烈瘙痒。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等药物能阻断过敏反应,成人按说明书剂量服用,儿童需遵医嘱。服药后可能出现嗜睡副作用,建议夜间使用。持续瘙痒超过3天或伴有全身症状需就医。
4.避免抓挠防止感染:指甲抓破皮肤会导致细菌侵入形成脓疱。剪短指甲减少损伤,夜间可戴棉质手套。若已出现抓痕,用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结痂时不可强行剥落,待其自然脱落避免留疤。
5.保持皮肤清洁减少刺激: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叮咬部位,避免使用碱性肥皂。穿着宽松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出汗后及时更换。床单衣物用60℃以上热水烫洗杀灭残留螨虫,环境湿度控制在50%以下抑制螨虫繁殖。
螨虫叮咬后需观察皮肤变化,若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或皮疹扩散需立即就医。过敏体质人群接触螨虫密集环境前可预防性服用抗组胺药。家中定期暴晒被褥,使用防螨布料包裹床垫枕头。避免在地毯或毛绒玩具上长时间躺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