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功能衰竭会引起肝性脑病、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肝性脑病:急性肝功能衰竭时,肝脏无法有效代谢氨等毒性物质,导致血氨升高并透过血脑屏障,引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早期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改变,严重时可出现嗜睡、昏迷甚至死亡。脑水肿是常见伴随症状,可能进一步加重颅内压升高,危及生命。
2.凝血功能障碍: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主要器官,肝功能衰竭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同时血小板数量及功能异常,导致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严重出血可引发休克或死亡。
3.肾功能衰竭:急性肝功能衰竭常合并肝肾综合征,由于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及内毒素血症,肾脏血流灌注减少,导致少尿或无尿。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电解质紊乱进一步加重,需及时干预以避免多器官功能衰竭。
4.电解质紊乱:肝功能衰竭时,醛固酮代谢障碍导致水钠潴留和低钾血症,同时乳酸堆积引发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也常见,因肝糖原储备不足及糖异生能力下降,严重时可诱发脑功能障碍。
5.感染:免疫功能下降及肠道菌群易位增加感染风险,常见肺部感染、自发性腹膜炎及败血症。感染进一步加重全身炎症反应,加速多器官功能衰竭进程,需早期使用抗感染药物控制。
肝功能衰竭病情进展迅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指标至关重要。及时纠正代谢异常,预防并发症恶化,必要时考虑人工肝支持或肝移植。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以降低血氨,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