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生可通过药物治疗调整激素水平、手术切除病灶、中医调理改善体质、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调整生活方式减少刺激。具体分析如下:
1.药物治疗调整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增生常用孕激素类药物对抗雌激素作用,促使增厚内膜脱落。疗程通常为3-6个月,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避免突破性出血。部分患者可能配合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暂时降低雌激素分泌。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及血栓风险,尤其肥胖或高血压患者。
2.手术切除病灶: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癌变风险者,可采用宫腔镜下内膜切除术或子宫全切术。宫腔镜手术精准去除异常内膜,保留子宫,适合有生育需求者。子宫切除术适用于无生育要求或病理提示不典型增生者。术后需预防感染,定期随访排除复发。
3.中医调理改善体质:中医认为本病与气血瘀滞、肾虚肝郁相关,常用活血化瘀方剂如桂枝茯苓丸,配合针灸关元、三阴交等穴位。疗程需持续3个月以上,经期停用活血药物。体质偏寒者可加艾灸,阴虚火旺者需滋阴清热。中药治疗起效较慢,需与西医疗法协同。
4.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每3-6个月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内膜厚度,异常出血时需及时诊刮取样。绝经后患者内膜厚度超过4毫米应进一步评估。复查期间如发现病灶进展,需调整治疗方案。长期管理可降低癌变风险。
5.调整生活方式减少刺激:控制体重至BMI<24,避免脂肪组织过度分泌雌激素。减少高糖高脂饮食,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戒烟限酒,规律运动促进代谢。避免长期接触雌激素类化妆品或保健品,减轻精神压力对内分泌影响。
治疗期间需记录月经周期及出血情况,突发大量出血立即就医。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者需同步控制基础病。未完成生育者优先选择保守治疗,保留生育功能。所有治疗方案需经专业评估,不可自行停药或更换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