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的症状包括发热、恐水、吞咽困难、异常兴奋或攻击性行为、局部肌肉麻痹。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狂犬病初期常见体温升高,伴随头痛和乏力。发热由病毒侵入神经系统引发免疫反应导致,随着病情发展可能持续加重。
2.恐水:患者对水产生极度恐惧,甚至听到水声或看到水都会引发喉部痉挛。这种症状源于病毒损害中枢神经,导致吞咽肌和呼吸肌异常收缩。
3.吞咽困难:由于病毒影响脑干和延髓,患者吞咽功能逐渐丧失,伴随流涎和言语含糊。严重时无法进食饮水,进一步加剧脱水。
4.异常兴奋或攻击性行为:病毒侵袭大脑皮层及边缘系统,导致情绪失控、躁动不安或无故攻击他人。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幻觉或定向力障碍。
5.局部肌肉麻痹:后期症状表现为肢体或面部肌肉瘫痪,通常从咬伤部位扩散至全身。麻痹型狂犬病进展较快,常因呼吸肌衰竭死亡。
狂犬病一旦发病几乎无法治愈,及时接种疫苗是关键。被动物咬伤后需彻底清洗伤口并就医,避免延误。潜伏期长短不一,早期症状易被忽视,需高度警惕。接触疑似病畜后应全程接种免疫球蛋白和疫苗,不可存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