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肾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并非罕见。先天性孤立肾的发病率约为1/1000至1/1500,而因疾病或外伤导致单侧肾切除的获得性孤立肾比例更高,具体数据因地区与医疗条件差异较大。总体来看,孤立肾人群在全球范围内属于少数,但绝对数量仍不容忽视。
孤立肾可分为先天性与获得性两类。先天性孤立肾通常因胚胎发育异常导致一侧肾脏缺如,多数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中偶然发现。获得性孤立肾多由肾结核、肿瘤、严重创伤或捐赠手术引起,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孤立肾者剩余肾脏常出现代偿性肥大,功能可维持正常生活需求,但长期存在高滤过状态可能增加慢性肾病风险。部分患者可能合并泌尿系统畸形,如输尿管异常或膀胱功能障碍,需定期监测。
孤立肾者需避免剧烈运动中的腰部撞击,减少肾损伤风险。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至关重要,高血压会加速肾功能恶化。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尿常规、肾功能及肾脏超声检查,警惕蛋白尿或血肌酐升高。慎用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或某些抗生素,用药前需明确告知医生病史。妊娠期孤立肾孕妇需加强产前监测,防范子痫前期等并发症。保持每日适量饮水,但无需过度饮水增加肾脏负担。出现腰疼、水肿或排尿异常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