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得了急性肺炎应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保持充足休息和适当补水、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和湿度、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和烟雾、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急性肺炎需由专业医生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未经医生指导不可自行用药,尤其避免滥用抗生素。医生可能建议住院治疗,特别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或精神萎靡等症状时。治疗期间需按时服药,完成整个疗程,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擅自停药。
2.保持充足休息和适当补水:患病期间身体消耗较大,需减少活动量,卧床休息有助于恢复。多喝温水或淡盐水,补充体液并稀释痰液,促进排痰。饮食以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避免油腻或辛辣食物加重肠胃负担。
3.注意室内空气流通和湿度:保持房间通风,每日开窗换气,但避免直接吹风。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维持空气湿度,缓解呼吸道干燥。避免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以20-24℃为宜。定期清洁床单和衣物,减少粉尘刺激。
4.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和烟雾:远离香烟、油烟、香水等可能诱发咳嗽的物质。外出时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或污染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家中避免使用蚊香、空气清新剂等化学制品。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体温、呼吸频率和咳嗽情况,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嘴唇发紫或精神不振,需立即就医。注意痰液颜色和量,出现血丝或脓性痰提示病情加重。夜间需加强看护,防止突发情况。
急性肺炎恢复期需避免剧烈运动,逐步增加活动量。定期复查肺部情况,确保完全康复。家庭成员应做好手部卫生,减少交叉感染风险。冬季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