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髎穴位于骶部,分为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四对穴位,左右共八穴。取穴时需先定位骶骨,沿骶后孔依次确定各穴位置。
上髎穴位于第一骶后孔中,约在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连线中点。次髎穴在第二骶后孔,平对第二骶椎棘突下旁开约1寸。中髎穴位于第三骶后孔,平对第三骶椎棘突下旁开约0.8寸。下髎穴在第四骶后孔,平对第四骶椎棘突下旁开约0.6寸。取穴时可让受术者俯卧,触摸骶骨嵴及骶后孔凹陷处,结合骨性标志定位。临床常用拇指或针灸针垂直皮肤进针,深度约1-1.5寸,以得气为度。
操作时需注意局部消毒,避免感染。孕妇慎用,以防刺激过强引起宫缩。骨质疏松或骶骨畸形者需谨慎,避免误伤深部组织。针刺角度宜垂直,避免斜刺导致疼痛或损伤神经。部分人群骶后孔变异较大,需结合解剖标志灵活调整。治疗前后避免受寒,保持局部温暖。晕针者应平卧处理,密切观察反应。临床常用于妇科、泌尿系统及腰骶疼痛等病症,需根据证候配伍其他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