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类型。多数情况下,中耳炎通过药物保守治疗即可缓解,但部分特殊情况需手术干预。
急性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耳痛、发热或听力下降。早期使用抗生素、止痛药或鼻腔减充血剂多能有效控制炎症。若鼓膜穿孔伴随持续流脓,医生可能建议局部清洁并配合药物治疗。慢性中耳炎或反复发作的中耳积液如分泌性中耳炎可能需进一步检查。当药物效果不佳、听力受损严重或出现胆脂瘤等并发症时,手术成为必要选择。常见术式包括鼓膜切开置管术、鼓室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旨在清除病灶、修复鼓膜或改善通气功能。
治疗中耳炎需注意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是抗生素滥用可能掩盖病情。游泳或洗澡时应防止耳道进水,感冒期间需及时处理鼻塞以减少中耳压力。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避免剧烈运动或用力擤鼻。儿童因咽鼓管发育未完善更易发病,家长需关注其听力变化及语言发育。若出现眩晕、面瘫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颅内并发症。合理治疗和预防可显著降低手术需求,多数患者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