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通常不需要输液治疗,多数情况下通过手法复位即可缓解症状。输液仅在伴随严重眩晕、呕吐导致脱水时短期使用,一般不超过3天。具体是否需要输液及疗程需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
耳石症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主要因耳石器内耳石脱落刺激半规管引发眩晕。治疗以复位手法为主,药物仅作为辅助。输液主要用于纠正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并非针对耳石症本身。若患者因频繁呕吐无法进食饮水,可短期补充葡萄糖盐水或止吐药物。部分医疗机构可能加用改善微循环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但循证医学证据有限。
注意事项包括避免自行延长输液疗程,过度输液可能增加心脏负担。复位后需保持头部直立48小时,睡眠时垫高枕头。急性期避免突然转头、弯腰等动作。若输液后眩晕持续超过1周,需排除前庭神经炎、脑卒中等疾病。老年患者输液时需监测血压及心肺功能。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需严格遵循产科指导。所有治疗应在耳鼻喉科或神经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复位操作需由专业人员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