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微创切除术可能导致术中出血、术后感染、尿道狭窄、尿失禁、邻近器官损伤。具体分析如下:
1.术中出血:尿道微创切除术中可能损伤尿道或周围血管,导致出血量增加。手术操作需精细,避免过度切割或电凝不足。出血较多时需及时止血,必要时输血。术后密切观察引流液颜色和量,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术后感染:尿道与外界相通,术后易发生细菌感染。表现为发热、尿频尿急或脓尿。术前需彻底消毒,术后规范使用抗生素。保持导尿管通畅,避免尿液滞留。感染严重时可能引发尿道周围脓肿或全身感染。
3.尿道狭窄:术后瘢痕形成可能导致尿道管腔变窄。表现为排尿困难、尿线变细。术中需减少尿道黏膜损伤,术后定期扩张尿道。狭窄严重时需再次手术修复。长期未治疗可能影响肾功能。
4.尿失禁:手术损伤尿道括约肌或神经可能导致控尿能力下降。表现为咳嗽或运动时漏尿。术中需精准定位,避免过度切除。术后进行盆底肌训练,严重者需植入人工尿道装置。
5.邻近器官损伤:尿道与直肠、膀胱等器官相邻,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穿孔或瘘管。表现为腹痛、血便或尿液异常。术前需明确解剖结构,术中谨慎操作。发现损伤需立即修补,避免继发感染或功能障碍。
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清淡,多饮水促进排尿。定期复查尿道功能,出现异常及时就医。恢复期间避免憋尿或过度劳累,防止并发症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