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脑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及时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控制颅内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对症支持治疗、密切监测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针对性药物,细菌性脑膜炎需静脉注射广谱抗生素,病毒性脑膜炎则需抗病毒药物,用药需足量足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
2.控制颅内压:脑膜炎常伴随颅内压升高,需使用脱水剂降低脑水肿,必要时进行腰椎穿刺引流脑脊液,减轻神经压迫,防止脑疝形成。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患儿易因呕吐、发热或脱水导致电解质紊乱,需通过静脉补液纠正失衡,密切监测血钠、血钾等指标,避免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
4.对症支持治疗:针对高热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抽搐时使用抗惊厥药物,营养支持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保障能量供给,确保机体恢复需求。
5.密切监测并发症:脑膜炎可能遗留听力障碍、智力发育迟缓等后遗症,需定期进行神经系统评估,早期发现异常并干预,降低长期功能障碍风险。
治疗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进食情况及体温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康复阶段定期复查脑电图或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