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赤确实会引起结膜充血。目赤是中医术语,指眼睛发红的症状,多由风热、肝火或阴虚火旺等因素导致。结膜充血则是西医描述的结膜血管扩张现象,两者在临床表现上高度相关,目赤的病理过程常直接引发结膜血管反应。
从病理机制看,目赤与结膜充血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当眼部受到炎症、感染或外界刺激时,局部组织释放组胺、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导致结膜血管扩张、血流加速,表现为充血发红。中医理论中,肝开窍于目,肝火上炎或外感风热时,气血上壅于目,同样会引发结膜血管扩张。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结膜充血常见于结膜炎、干眼症、过敏性眼病等,这些疾病往往伴随目赤症状。例如细菌性结膜炎患者,除结膜显著充血红肿外,常伴有分泌物增多、灼热感等典型目赤表现。
需注意区分生理性充血与病理性目赤。短暂用眼疲劳或轻微刺激引起的充血,通常休息后可自行缓解。若充血持续超过48小时,伴随视力模糊、畏光、眼痛或分泌物异常,需及时就医排查角膜炎、葡萄膜炎等严重病变。避免自行滥用血管收缩类眼药水,可能掩盖病情或引发反弹性充血。糖尿病患者、免疫低下人群出现目赤时更应警惕感染风险。日常预防需保持用眼卫生,控制电子屏幕使用时间,过敏体质者需远离已知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