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肝炎的诊断依据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评估及肝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需综合多项指标,排除其他肝病后确立。
临床表现多样,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中发现肝功能异常。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关节痛、黄疸等,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实验室检查中,血清转氨酶升高是典型表现,同时伴有高球蛋白血症,尤其是IgG水平显著增高。自身抗体检测是关键,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及抗肝肾微粒体抗体等阳性结果支持诊断。排除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及代谢性肝病等至关重要。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MRI可评估肝脏形态,但确诊仍需依赖肝活检。病理学特征包括界面性肝炎、淋巴浆细胞浸润及玫瑰花环样肝细胞排列,这些表现有助于与其他肝病鉴别。
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其他自身免疫性肝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鉴别。部分患者可能重叠存在多种自身免疫性肝病,需仔细评估。治疗前应全面评估疾病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避免误诊导致治疗延误。长期随访监测肝功能及免疫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教育也很重要,需提高对疾病的认识,避免自行停药或滥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