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疖是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急性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多由细菌感染引起。
耳疖通常表现为外耳道局部红肿、疼痛,尤其在咀嚼或牵拉耳廓时疼痛加剧。严重时可形成脓头,甚至破溃流脓。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多因挖耳损伤皮肤、游泳进水或抵抗力下降导致感染。早期症状较轻,可能仅有轻微不适,但随着炎症发展,疼痛逐渐加重,可能伴有听力减退或耳闷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或周围淋巴结肿大。
预防耳疖需避免频繁挖耳,保持外耳道干燥,游泳时可使用耳塞防止进水。若已出现红肿疼痛,切勿自行挤压或挑破,以免感染扩散。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情况开具抗生素药膏或口服药物,严重者可能需切开排脓。治疗期间避免耳部沾水,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食物。若疼痛剧烈或伴随高热,提示感染加重,需尽快处理,防止并发症如耳周蜂窝织炎或软骨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