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念珠菌病主要由念珠菌感染引起,常见于皮肤皱褶部位,治疗以抗真菌药物为主。局部外用药物如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等唑类药膏是首选,严重时可口服氟康唑或伊曲康唑。
皮肤念珠菌病的治疗需根据感染范围和严重程度选择药物。轻度感染通常使用外用抗真菌药,如唑类或丙烯胺类药膏,每日涂抹患处1-2次,疗程约2-4周。若感染面积较大或反复发作,可联合口服抗真菌药,如氟康唑150mg每周一次,连用2-3周。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需要更长疗程或更高剂量。保持患处清洁干燥至关重要,避免潮湿环境加重感染。
治疗期间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外用唑类药膏可能引起局部刺激,口服抗真菌药可能影响肝功能,长期使用需监测肝酶。避免穿紧身衣物或使用不透气材料,减少皮肤摩擦和出汗。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因高血糖易诱发念珠菌感染。若症状未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日常护理中,可使用温和清洁剂清洗患处,避免过度搔抓,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