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常表现为剧烈腹痛、频繁呕吐腹泻、发热寒战、头晕乏力、脱水口干。具体分析如下:
1.剧烈腹痛:胃肠道受毒素刺激引发痉挛性疼痛,多集中于中上腹或脐周,伴随肠鸣音亢进。严重时疼痛呈阵发性加剧,可能误诊为急腹症。黏膜损伤会导致排便时里急后重感,部分患者出现肛门坠胀。
2.频繁呕吐腹泻:胃部防御机制通过呕吐排出毒素,初期呕吐物含未消化食物,后期转为胆汁样液体。肠毒素引发渗透性腹泻,粪便多呈水样或蛋花汤状,每日可达10次以上。严重呕吐腹泻易引发电解质紊乱。
3.发热寒战:细菌性中毒常见体温升至38℃以上,伴随畏寒或寒战。内毒素激活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代谢亢进。部分病毒性中毒表现为低热,但婴幼儿可能出现高热惊厥。
4.头晕乏力:毒素影响中枢神经系统会出现眩晕、视物模糊,严重时意识模糊。血容量不足导致脑供血减少,肌肉因乳酸堆积出现无力感,甚至无法站立。
5.脱水口干:体液大量丢失引发口渴、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皮肤弹性下降。唾液分泌减少导致舌苔厚腻,严重者出现四肢厥冷、脉搏细速等休克前兆。
出现症状应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保留样本便于检测。补充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防止脱水,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物。婴幼儿及老年人症状加重需紧急就医,慢性病患者注意监测生命体征。未明确病因前忌食油腻辛辣食物,以米汤等流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