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起的神经病变具有特异性,主要表现为高血糖长期损害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属于慢性、渐进性损伤。与其它原因导致的神经病变相比,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更复杂,涉及代谢紊乱、微血管病变和氧化应激等多重因素,且症状分布广泛,可能同时影响感觉、运动和内脏功能。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典型特征是症状的对称性和远端起始。早期常见手足麻木、刺痛或感觉减退,逐渐向近端发展,称为袜套-手套样分布。自主神经受累时可能出现心率异常、胃肠功能紊乱或排尿障碍。与非糖尿病相关的神经病变如外伤或维生素缺乏不同,糖尿病神经损伤通常伴随微循环障碍,导致神经修复能力更差。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单神经病变,如突然的眼肌麻痹或面瘫,这与血糖波动引起的神经缺血有关。电生理检查可见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但确诊需排除其他病因,如酒精中毒或慢性炎症。
控制血糖是预防和延缓神经病变的核心,需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疼痛管理可选用抗惊厥药或抗抑郁药,但需警惕药物副作用。日常需注意足部护理,避免因感觉迟钝导致外伤感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时,应缓慢改变体位并增加水分摄入。营养支持中,α-硫辛酸和B族维生素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但不可替代规范治疗。任何新发症状均需及时就医,避免误诊为其他神经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