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小时尿量少于400mL属于少尿。这一标准基于临床医学对肾脏功能的评估,反映尿液排泄异常,可能提示肾功能受损或其他病理状态。少尿的界定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疾病,及时干预以避免病情恶化。
少尿的常见原因包括脱水、急性肾损伤、心力衰竭或尿路梗阻等。脱水时,体液丢失导致肾脏血流减少,尿量下降;急性肾损伤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液生成减少;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不足影响肾脏灌注;尿路梗阻则直接阻碍尿液排出。某些药物或严重感染也可能引发少尿。诊断时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结果,如血肌酐、尿素氮及尿常规等,以明确病因。
出现少尿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延误病情。临床治疗需针对病因,如补液纠正脱水、解除尿路梗阻或改善心功能。监测尿量及肾功能指标至关重要,必要时需进行血液透析等替代治疗。日常需注意水分摄入平衡,避免过度利尿或脱水。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肾功能,使用前应咨询医生。少尿伴水肿、呼吸困难或意识模糊时,提示病情危重,需紧急处理。预防少尿的关键在于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定期随访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