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病是由于阴道内微生态失衡导致的常见疾病,主要病因包括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厌氧菌过度繁殖、阴道pH值升高、性行为频繁、免疫力下降等,具体分析如下:
1.阴道内乳酸杆菌减少:乳酸杆菌是维持阴道健康的主要有益菌,能够产生乳酸和过氧化氢抑制有害菌生长。当乳酸杆菌数量减少,阴道微环境失去保护屏障,其他致病菌容易大量繁殖,导致细菌性阴道病发生。
2.厌氧菌过度繁殖:阴道内存在多种厌氧菌,正常情况下数量较少。当微生态失衡时,厌氧菌如加德纳菌、普雷沃菌等迅速增殖,破坏阴道正常菌群结构,引发炎症反应和异常分泌物。
3.阴道pH值升高:健康阴道环境呈弱酸性,pH值通常在3.8-4.5之间。若pH值升高,可能由于乳酸杆菌减少或碱性物质刺激,导致阴道自净能力下降,有害菌更易定植并引发疾病。
4.性行为频繁:频繁性行为可能改变阴道微环境,精液呈碱性,可能中和阴道酸性环境。同时,性伴侣数量多或新性伴侣可能引入新的微生物,增加阴道菌群紊乱风险。
5.免疫力下降:全身或局部免疫力降低时,如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治疗、慢性疾病或压力过大,阴道局部防御功能减弱,无法有效抑制致病菌生长,从而诱发细菌性阴道病。
细菌性阴道病的发生往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上述原因外,个人卫生习惯、内分泌变化等也可能影响病情发展。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