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应做的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超声检查、宫腔探查、生命体征监测。具体分析如下:
1.血常规:通过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指标评估失血程度及贫血状况,血小板计数可提示是否存在血小板减少。急性出血时血红蛋白可能早期无明显下降,需动态观察。
2.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判断是否因凝血功能障碍导致出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2g/L提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可能。
3.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明确宫腔内是否有胎盘残留、积血或子宫收缩不良,同时观察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超声可快速无创定位出血原因,指导后续处理。
4.宫腔探查:直接探查宫腔内容物,确认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排出,发现残留组织需及时清宫。操作需严格无菌,避免感染。
5.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尿量及血氧饱和度,评估休克程度。血压下降伴心率增快提示失血性休克,需紧急扩容。
产后出血的检查需结合临床表现快速实施,早期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动态监测与多学科协作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