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下弯并非完全由尿道下裂引起,但两者可能存在关联。尿道下裂是一种先天性畸形,表现为尿道开口位置异常,常伴随阴茎腹侧组织发育不良。部分尿道下裂患者会合并阴茎下弯,但阴茎下弯也可能独立存在,由其他因素导致,如先天性纤维带、海绵体发育不对称或外伤后瘢痕挛缩等。
尿道下裂引起的阴茎下弯通常与尿道板发育异常有关。尿道板是胚胎期形成尿道的基础结构,若发育受阻,可能导致尿道短缩、纤维组织增生,从而牵拉阴茎向下弯曲。尿道下裂患者的阴茎腹侧皮肤和筋膜层可能发育不全,进一步加重弯曲程度。非尿道下裂相关的阴茎下弯则可能源于海绵体白膜异常或外伤后局部组织挛缩。诊断时需通过体格检查、尿道造影或超声明确病因,以指导治疗。
治疗阴茎下弯需根据病因制定方案。尿道下裂合并阴茎下弯通常需手术矫正,包括尿道成形术和阴茎矫直术,手术时机建议在学龄前完成。非尿道下裂引起的弯曲需评估严重程度,轻度可能无需干预,中重度需手术松解纤维组织或调整海绵体结构。术后需注意局部清洁,避免感染,定期随访观察排尿功能及阴茎发育。若发现阴茎弯曲伴随排尿困难或反复感染,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影响生殖功能或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