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破裂按致伤原因可分为外伤性肝破裂和自发性肝破裂。外伤性肝破裂通常由外部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肝脏所致,而自发性肝破裂则是在无明显外力作用下,由于肝脏本身病变或异常导致的破裂。
外伤性肝破裂常见于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暴力打击等情况下。外力直接作用于腹部或胸部,导致肝脏受到挤压、撕裂或穿透性损伤。间接外力如剧烈震荡或冲击波也可能引起肝脏破裂。外伤性肝破裂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外力的大小、作用部位以及肝脏的健康状况。常见的损伤类型包括肝包膜下血肿、肝实质裂伤、肝门部损伤等。外伤性肝破裂往往伴有其他器官的损伤,如脾脏、肾脏或肠道的损伤,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
自发性肝破裂较为罕见,通常发生在肝脏存在基础病变的情况下。常见的病因包括肝肿瘤、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硬化等。这些病变可能导致肝脏结构脆弱,在无明显外力作用下发生破裂。自发性肝破裂的诱因可能包括剧烈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自发性肝破裂的症状可能较为隐匿,容易被忽视,但一旦发生,往往病情危急,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在处理肝破裂时,需注意及时识别症状,如腹痛、腹胀、休克等,并进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应根据损伤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损伤,包括卧床休息、止血药物应用等。手术治疗则适用于严重损伤,包括肝修补术、肝部分切除术等。术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对于自发性肝破裂,还需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再次破裂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