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疖肿通常不会传染。外耳道疖肿是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细菌感染,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引起,属于局部感染性疾病,不具备人际传播的特性。
外耳道疖肿的发生与局部皮肤损伤、潮湿环境、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细菌通过破损的皮肤侵入毛囊或腺体,引发红肿、疼痛甚至化脓。由于感染局限于局部组织,不会通过空气、飞沫或接触传播给他人。但需注意,若直接接触疖肿的脓液后未及时清洁,可能造成自身其他部位的感染或间接传播给免疫力极低的人群,但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预防外耳道疖肿需保持耳道干燥清洁,避免频繁掏耳或使用不洁工具。游泳或洗浴后应及时擦干耳道。若已出现疖肿,避免挤压或自行挑破,以免加重感染或导致扩散。症状较轻时可局部热敷促进炎症消退,疼痛明显或伴随发热应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或进行切开引流。免疫力低下者更需警惕感染加重风险,必要时需加强全身抗感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