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合并脾大、血小板减少的治疗需针对病因及并发症综合管理。核心在于控制肝硬化进展、改善门脉高压、纠正血小板减少,同时预防出血风险。治疗需个体化,结合肝功能分级、并发症严重程度制定方案。
肝硬化脾大与血小板低的根本原因是门脉高压导致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在脾脏过度破坏。首要措施是病因治疗,如戒酒、抗病毒乙肝、丙肝、控制脂肪肝等。门脉高压可选用普萘洛尔等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降低压力,必要时考虑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或脾动脉栓塞。血小板低于50×10⁹/L或有出血倾向时,可短期输注血小板,长期需纠正脾亢。利妥昔单抗或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如艾曲泊帕可能提升血小板计数。脾切除仅作为最后选择,需谨慎评估手术风险。营养支持与避免粗糙饮食有助于减少消化道出血。
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肝功能、血小板及出血倾向。门脉高压患者胃镜检查每1-2年一次筛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血小板功能的药物。侵入性操作前需评估出血风险,必要时预防性输注血小板。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需优先处理腹水、肝性脑病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任何治疗方案均需在肝病专科指导下实施,定期随访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