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含有白喉杆菌的飞沫会进入空气,被周围人吸入后可能导致感染。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或分泌物也可能传播病菌。
白喉杆菌主要侵袭呼吸道黏膜,形成灰白色假膜,严重时可阻塞气道,危及生命。病菌产生的毒素还可能损害心脏、神经等器官。潜伏期通常为2-5天,早期症状类似普通感冒,如发热、咽痛和乏力,容易被忽视。未接种疫苗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尤其在拥挤、卫生条件差的环境中更易传播。
预防白喉的关键是及时接种疫苗,如百白破疫苗DTaP。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可降低感染风险。若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并隔离,避免传染他人。患者使用过的物品需彻底消毒,密切接触者应接受医学观察或预防性治疗。早期使用抗毒素和抗生素能有效控制病情,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