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由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细胞引起的慢性肝脏疾病,常见症状包括疲劳、食欲不振、腹部不适、关节疼痛和黄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恶心或体重下降,严重时会导致肝硬化或肝衰竭。
早期症状通常较轻微,容易被忽视。随着病情发展,肝功能异常可能表现为皮肤和眼白发黄黄疸、尿液颜色加深或粪便变浅。血液检查可发现转氨酶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升高,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ANA或抗平滑肌抗体SMA呈阳性。部分患者伴随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如甲状腺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
确诊需结合临床症状、血液检查和肝活检。治疗通常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和硫唑嘌呤,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定期监测肝功能至关重要,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饮食应清淡,限制酒精和高脂食物,减少肝脏负担。出现异常症状如腹水或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妊娠期患者需与医生密切沟通,确保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