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可通过耳镜检查观察鼓膜充血或膨隆、听力测试评估传导性听力下降、声导抗检查判断中耳功能状态、影像学检查显示中耳积液或结构异常、实验室分析分泌物确定感染类型。具体分析如下:
1.耳镜检查:通过专业器械直接观察鼓膜状态,若发现鼓膜充血、肿胀、穿孔或液平面,可提示中耳炎。鼓膜颜色可能呈现琥珀色或暗红,严重时可见脓性分泌物透过鼓膜。耳镜检查能快速区分急性或慢性病变,并排除外耳道疾病干扰。
2.听力测试:纯音测听或音叉试验可检测听力损失程度,中耳炎多表现为传导性聋。气导阈值升高而骨导正常是典型特征,若合并感音神经性聋需警惕并发症。听力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3.声导抗检查:通过鼓室图分析中耳压力及顺应性,B型平坦曲线提示中耳积液,C型曲线显示负压状态。镫骨肌反射消失可辅助判断病变范围,该检查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断尤为重要。
4.影像学检查:颞骨CT能清晰显示乳突气房密度增高、黏膜增厚或骨质破坏。MRI适用于鉴别胆脂瘤或颅内并发症,对复杂病例可明确病变范围及周围组织受累情况。
5.实验室分析:穿刺抽取中耳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或药敏试验,可明确致病微生物类型。白细胞计数升高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支持细菌感染,病毒性感染则以淋巴细胞为主。
出现耳痛、耳鸣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掏耳或用药。治疗期间保持耳道干燥,遵医嘱完成全程抗感染治疗。定期复查听力及鼓膜恢复情况,防止转为慢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