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舞蹈症的症状包括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肌张力减退、情绪不稳、步态异常、语言障碍。具体分析如下:
1.不自主的舞蹈样动作:表现为面部、四肢或躯干突发、无目的、不对称的快速抽动,如挤眉弄眼、耸肩扭腰等。动作在清醒时持续存在,睡眠时消失。症状轻重不一,轻者仅细微动作,重者影响日常生活。动作幅度和频率随情绪紧张或疲劳加重。
2.肌张力减退:肌肉张力普遍降低,关节活动度增大,表现为握力减弱、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患儿可能出现舞蹈病手姿,即手腕屈曲、手指过伸。肌张力减退导致运动协调性下降,影响精细动作如写字、系鞋带等。
3.情绪不稳:常见易激惹、焦虑或抑郁情绪,情绪波动明显且难以自控。可能伴随注意力不集中、过度活跃等行为改变。情绪症状早于运动症状出现,易被误认为心理问题。严重者可出现幻觉或妄想等精神症状。
4.步态异常:行走时步态不稳,呈跳跃或蹒跚状,类似醉酒步态。因肌张力变化和运动失调,患儿常跌倒或碰撞物体。步态异常随病情进展逐渐明显,严重时需搀扶行走。下肢不自主运动可能导致突然踢腿或屈膝动作。
5.语言障碍:因口腔和咽喉肌肉不自主运动,导致构音不清、语速不均或突然中断。可能出现爆破样发音或语音含糊。严重者影响吞咽功能,导致进食困难或呛咳。语言障碍程度与运动症状严重性相关。
患儿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以防跌倒。保持环境安全,移除尖锐物品。饮食宜选择易吞咽食物,少量多餐。密切观察症状变化,记录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遵医嘱定期复查,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