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通常在怀孕18-20周左右出现胎动,初次怀孕的孕妇可能稍晚至20-22周感知。胎动是胎儿肌肉发育和神经系统逐渐成熟的标志,初期表现为轻微颤动或气泡感,随着孕周增加会逐渐变得明显有力。经产妇由于子宫肌肉记忆较敏感,可能提前2周左右感受到胎动。
胎动的出现与胎儿发育阶段密切相关。孕9周起胎儿开始出现肢体抽动,但此时动作微弱且被羊水缓冲,孕妇难以察觉。孕16周后胎儿活动幅度增大,可能出现翻身、踢腿等动作,但受孕妇腹壁厚度、胎盘位置及羊水量影响,感知时间存在个体差异。孕28-32周胎动最为活跃,胎儿已形成睡眠-觉醒周期,建议每日固定时间观察胎动规律。超声健康胎儿每小时正常胎动次数为4-6次,连续动作计为一次。
监测胎动需注意动作性质而非单纯次数。餐后1-2小时或侧卧时胎动较明显,持续2小时无胎动需及时就医。妊娠糖尿病、高血压或胎盘功能异常的孕妇应加强监测。孕晚期胎动减少可能提示胎儿窘迫,胎动突然剧烈后停止更属危急情况。医疗建议采用数胎动法,每日早中晚各选1小时,三次胎动次数相加乘以4得出12小时数值,30次以上为正常。任何异常变化都需产科超声和胎心监护进一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