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肛周脓肿并非单纯由上火引起。肛周脓肿是肛门周围组织感染形成的脓性包块,主要与细菌感染、局部卫生不佳或免疫力低下有关。中医所说的上火可能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但现代医学认为其病因更复杂,需科学诊治而非简单归因于上火。
肛周脓肿的常见诱因包括肛门腺体阻塞、粪便污染或尿布区摩擦损伤。婴幼儿皮肤娇嫩,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善,若清洁不及时或护理不当,细菌易侵入肛周腺体引发感染。临床表现为肛门周围红肿、硬结、疼痛,可能伴随发热或烦躁哭闹。需通过医生触诊或超声检查确诊,严重者需切开引流,并配合抗生素治疗。中医调理可辅助清热,但需在明确诊断基础上进行,避免延误治疗。
日常护理需保持肛周清洁干燥,便后用温水清洗并轻柔擦干,避免使用刺激性湿巾。选择透气尿布并勤更换,减少局部摩擦。饮食上保证营养均衡,母乳喂养的母亲需避免辛辣油腻食物。若发现宝宝肛周红肿、排便哭闹或发热,应立即就医,不可自行挤压或涂抹偏方。术后护理需遵医嘱消毒换药,观察是否有复发迹象。预防重于治疗,科学护理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