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确实可以缓解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抗生素通过抑制或杀灭致病细菌,消除感染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但需注意,抗生素仅对细菌性炎症有效,对病毒、真菌或非感染性炎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无效。
炎症是机体对损伤或感染的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细菌感染时,抗生素能直接作用于细菌细胞壁、蛋白质合成等环节,例如青霉素破坏细菌细胞壁,大环内酯类抑制蛋白质合成。随着细菌数量减少,免疫系统的负担减轻,炎症反应自然缓解。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甚至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引发腹泻或二次感染。
使用抗生素需严格遵循医嘱。自行用药或随意调整剂量可能延误治疗或加重病情。明确感染类型是关键,病毒性感冒或流感使用抗生素无效。部分人群可能对特定抗生素过敏,用药前应确认过敏史。疗程需完整,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擅自停药,以免残留细菌产生耐药性。抗生素可能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如华法林与某些抗生素同服会增加出血风险。合理用药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疗效,减少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