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交感神经是自主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内脏器官、腺体和部分血管周围。其纤维起源于脑干和骶髓,通过释放乙酰胆碱调节机体的休息与消化功能,与交感神经共同维持生理平衡。
副交感神经的分布范围广泛,主要分为颅部和骶部两部分。颅部副交感神经通过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支配头部、胸腹腔器官。例如,迷走神经作为最长的一对脑神经,支配心脏、支气管、胃肠道等,减缓心率、促进消化液分泌。骶部副交感神经则通过盆内脏神经支配盆腔脏器,如膀胱、直肠和生殖器官,控制排尿、排便及生殖功能。副交感神经还参与瞳孔缩小、唾液分泌等局部反应,其作用通常与交感神经的兴奋效应相互拮抗。
研究副交感神经时需注意其功能易受药物、疾病及情绪影响。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增强副交感活性,而阿托品等抗胆碱药会抑制其作用。临床中,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能导致心动过缓、支气管痉挛,而功能不足则与胃肠动力障碍相关。长期压力或焦虑可能打破自主神经平衡,引发一系列功能障碍。评估副交感神经状态需结合具体症状与生理指标,避免片面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