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正常时,仍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肾损伤。
尿常规是筛查肾脏疾病的常用方法,但存在一定局限性。某些早期肾损伤可能不会引起尿常规指标异常,如肾小球滤过率轻度下降或肾小管间质病变。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疾病在早期阶段尿常规可能完全正常,但肾功能已开始受损。尿常规结果受饮水、运动等因素影响,可能出现假阴性。对于高风险人群如长期高血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或存在不明原因水肿、乏力等症状时,即使尿常规正常,仍需结合血肌酐、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等更敏感的指标评估肾损伤。
检查时需注意避免过度医疗,但也不应忽视潜在风险。尿常规正常且无高危因素者通常无需额外检查,但需定期随访。若存在可疑症状或慢性病,建议咨询专科医生,必要时完善肾脏超声、肾动态显像等检查。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或大量饮水,以免干扰结果。对于已确诊肾病的患者,即使尿常规正常,仍需按医嘱定期监测肾功能,防止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