耵聍栓塞是否需要处理取决于具体情况。部分情况下,耵聍可自行排出,无需干预;但若出现听力下降、耳闷、耳鸣或疼痛等症状,则需及时就医清除,否则可能引发外耳道炎或鼓膜损伤等并发症。
耵聍是外耳道皮脂腺和耵聍腺分泌的天然物质,具有保护耳道、抗菌和润滑的作用。正常情况下,耵聍会随着咀嚼、说话等下颌运动自然排出。但当分泌过多或排出受阻时,可能形成栓塞。少量软性耵聍通常无害,可观察等待其自行脱落。而硬结性或体积较大的栓塞可能堵塞耳道,压迫鼓膜,甚至导致感染。尤其对于儿童、老年人或外耳道狭窄者,风险更高。频繁使用棉签掏耳可能将耵聍推入深处,加重栓塞。
处理耵聍栓塞需谨慎。避免自行用尖锐工具掏挖,以免损伤耳道或鼓膜。可尝试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但若无效或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并就医。专业医生会通过冲洗、吸引或器械取出等方式安全清除。游泳或洗头时注意防水,防止栓塞耵聍遇水膨胀加剧症状。定期耳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处理问题,尤其对于易复发者或听力障碍人群。若伴随耳痛、流脓或发热,可能提示感染,需尽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