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压痛的检查方法包括触诊时采用单手或双手法逐层加压、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及疼痛反应、结合叩诊确认肝脏边界、询问疼痛性质及放射范围、排除腹肌紧张等干扰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触诊时采用单手或双手法逐层加压:检查者将手掌平放于患者右肋缘下,嘱患者深呼吸,在呼气末缓慢下压,感受肝脏下缘的质地与压痛。双手法时左手托住患者右侧腰部,右手触诊可增加敏感性。加压需由浅入深,避免暴力操作。
2.观察患者面部表情及疼痛反应:触诊过程中需密切注意患者是否出现皱眉、躲避或呻吟等反应,这些表现可辅助判断压痛程度。疼痛突然加重可能提示肝脏包膜牵张或炎症存在。
3.结合叩诊确认肝脏边界:通过轻叩右锁骨中线与腋前线,确定肝脏上下界。压痛区域若与叩诊浊音区重叠,则更支持肝脏病变。叩诊还能鉴别胃肠胀气导致的假性压痛。
4.询问疼痛性质及放射范围:明确疼痛为钝痛、锐痛或胀痛,是否向右肩背部放射。持续性压痛多见于肝炎或淤血,阵发性绞痛可能伴发胆道疾病。
5.排除腹肌紧张等干扰因素:检查前让患者屈膝放松腹肌,避免因紧张或呼吸配合不佳影响结果。需与肋间神经痛、腹直肌劳损等非肝脏疾病鉴别。
检查前需空腹4小时以上,避免肠道内容物干扰触诊。动作需轻柔,防止肝脏破裂风险。疑似急性肝炎或肝淤血时,加压力度应减小。检查结果需结合病史及其他体征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