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心肺复苏按压的正确部位是胸骨下半段,即两乳头连线中点处。这一位置下方为心脏,直接按压可有效推动血液循环,确保重要器官供血。定位时需快速准确,避免偏移至肋骨或上腹部,否则可能造成骨折或内脏损伤。
展开而言,胸骨下半段的选择基于人体解剖学原理。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胸骨后方,按压此处能最大化传导压力。施救时需将掌根置于定位点,另一手重叠其上,十指交叉翘起,仅用掌根接触胸壁。成人按压深度需达5-6厘米,频率保持在100-120次/分钟,确保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对于婴儿,则改用两指按压乳头连线下方一横指处,深度约4厘米。特殊体型者如孕妇或肥胖人群,可适当调整定位,但核心原则仍是作用于胸骨下半部。
施救前必须确认环境安全,判断患者无意识和呼吸。按压时肘关节需锁定,肩部垂直于患者胸壁,利用上半身重量垂直下压。避免冲击式按压或中断超过10秒,持续至专业救援到达。若患者出现呕吐,应立即将其侧身清理气道。对于疑似肋骨骨折者不可停止按压,但需更注意力度控制。儿童与成人按压技术存在差异,需接受专业培训。施救后所有患者均应送医检查,排除按压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如血气胸或肝脾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