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膜炎患者确实需要避免耳部接触水,以免加重炎症或引发感染。
耳膜炎是耳膜及周围组织的炎症,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耳膜作为分隔外耳和中耳的重要屏障,一旦发炎,其保护功能会减弱。此时若耳部进水,水分可能携带细菌进入中耳,导致感染扩散或病情加重。水分滞留可能软化耳膜,延缓愈合,甚至引发化脓性中耳炎。游泳、洗头或淋浴时需格外注意,避免水流入耳道。
日常护理中,耳膜炎患者应保持耳部干燥。洗头或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或棉球蘸凡士林堵住外耳道。若不慎进水,可将头部倾斜,使患耳朝下,轻拉耳廓帮助水分流出,切勿用棉签深入掏挖。避免自行冲洗耳道或使用滴耳液,除非医生明确建议。若伴有耳痛、流脓或听力下降,需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或抗炎药物。恢复期间减少擤鼻涕力度,防止压力变化影响耳膜。合理休息、增强免疫力也有助于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