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膀胱黏膜的病变情况,是诊断腺性膀胱炎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内窥镜成像,能够清晰识别黏膜增生、滤泡样改变或乳头状隆起等典型表现,结合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
腺性膀胱炎在膀胱镜下常表现为三角区或颈口的黏膜粗糙、充血伴滤泡样增生,严重时可见乳头状或息肉样病变。检查过程中采用染色剂如亚甲蓝可增强异常上皮的显影,提高检出率。若发现可疑病灶,需通过活检钳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确认是否存在Brunn巢或腺样结构分化,这是确诊的金标准。膀胱镜还能评估病变范围,排除合并的肿瘤或感染性病变,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进行膀胱镜检查前需确认无急性尿路感染或出血倾向,避免操作加重炎症或引发并发症。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血尿或排尿不适,需增加水分摄入促进恢复。由于腺性膀胱炎存在癌变风险,长期随访中需定期复查膀胱镜及尿脱落细胞学检查。若病理结果不明确或病变广泛,建议结合影像学如超声、CT进一步评估。患者出现持续尿频、尿痛或血尿时,应及时复诊调整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