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母丁香在传统医学中具有温中散寒、止痛止呕等功效,常用于缓解胃寒腹痛、呕吐呃逆等症状。两者虽同属丁香,但公丁香为花蕾,母丁香为果实,功效相近却略有差异,常配伍使用以增强疗效。
公丁香辛温,归脾、胃、肾经,擅长温中降逆,对胃寒引起的脘腹冷痛、食少吐泻效果显著。母丁香性味相似,但药力稍缓,更长于散寒理气,适用于胸膈痞闷、寒疝腹痛。现代丁香所含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炎作用,能抑制胃肠道致病菌,缓解痉挛性疼痛。两者合用可协同增效,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丁香柿蒂汤,便以公丁香为主药配伍治疗虚寒呃逆。
使用公母丁香需注意体质与剂量。阴虚内热者忌用,以免加重口干、便秘等热象。孕妇慎用,可能刺激子宫收缩。丁香挥发油对黏膜有刺激性,内服过量易引发恶心、呕吐,建议煎汤剂量控制在1-3克。外用时避免直接接触破损皮肤,可能引发过敏反应。与郁金同用可能产生药性相克,传统十九畏中记载丁香莫与郁金见,需遵医嘱配伍。